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软色情,正在成为一桩新生意

判官 十点人物志
2024-08-08


撰文 | 判官

编辑 | 三金

十点人物志原创


你有没有发现,互联网上越来越多儿童的装扮正在变得“成人化”?

镜头前,五六岁的小女孩穿着成人化的衣服,有时甚至画着全妆,在镜头下展示着和年龄完全不符的媚态神情、动作。在这些孩子身上,你很难看出儿童的天真和美好,她们被成年人当成“洋娃娃”来打扮。


本以为很多网友会对这些内容感到不适,点进评论区,却令人大跌眼镜。

“这么小我居然有感觉,我好变态。”
“自此‘天生媚骨’形象化了”


甚至还有如“她看上去就像是古代十三四岁倾国倾城让皇帝一眼动心的姑娘”这样的形容。

虽然一些网友的评论只是玩梗,但只要想到被凝视的对象是刚学会自己吃饭上厕所的幼童,不免感到一阵惊悚和反胃。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不知不觉中,儿童软色情已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形成了一条隐秘的产业链,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儿童选美,与童年的消逝


在讨论儿童色情化之前,让我们先来回溯一下: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儿童变得不像儿童,甚至被当作凝视意淫的对象呢?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童年的消逝》里系统性讨论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因为人们需要通过读书识字,让孩子认识成人的世界,才诞生了“童年”。

但随着电视媒体盛行,这种“教育”的过程被打破。成人的世界被毫无保留地向儿童开放,儿童通过电视节目就能看到色情、暴力等成人元素,童年就此消逝。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机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台,并成立了数百家电视台,其他国家的电视台也都在快速发展。

就在这个时期,儿童选美活动开始风靡千家万户,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巨大的商业价值,让儿童与成年人的界限愈加模糊。

儿童选美属于选美比赛的一门分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扬光大,并诞生了如“美国小小姐”这种热门IP。

最火热的时候,每年约有25万个少女参赛的项目,行业的年收入可达200亿美元。

甚至还有衍生的《小小选美皇后》这样的儿童选美节目。2006年的影片《阳光小美女》的主线就是一家人陪着小女主去参加儿童选美比赛。

《阳光小美女》剧照


儿童选美几乎原样照搬成人选美比赛的流程。

年幼的女孩们画着浓妆、染发、戴着假发,穿着尺寸较小的成人女装,如比基尼和礼服。她们脚踩高跟鞋,摆出更适合成人模特的挑逗性姿势表演节目、走秀,并被台下的评委和屏幕外的观众评判。


即便以今天的目光看,你也很难在这些小女孩身上看到本该属于儿童的纯真和可爱,更像是取悦看台上的成年人。

然而1996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案件,开始让大众思考儿童选美的合理性——它是否把儿童当作“舞台上的性客体”看待?


这起案件被害人是当年“美国小小姐”的冠军琼贝妮特·拉姆。

当年,年仅6岁的她参与了比赛,以酷似好莱坞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的外形和可爱的言行备受观众喜爱。



电视上还大量播出她的相关片段,甚至拍摄了她在化妆后身穿暴露衣服登场的样子。




拿到冠军后没多久,这个火遍全美的小女孩离奇失踪,她的父母收到一封怪异的绑架信。当警方到达现场时,琼贝妮特家中已经围满了人,所有的痕迹都被破坏了。

随后,她的父亲在自家地下室中发现了女孩的尸体,身上有被殴打的痕迹。尸检还表明,琼贝妮特死前曾受性侵犯。


此案震惊全美,她的双亲和哥哥被认为嫌疑最大。


虽然嫌疑犯于2006年在泰国落网,但最后因缺乏犯罪证据而被释放。这宗案件至今依然是未被破解的悬案。

谁也不知道当年的地下室,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到底遭遇了什么。

而琼贝妮特至今留存在这个世上的,仍然是当年在选美舞台上的照片,tag上依然打着——“上帝的宠儿”。

琼贝妮特的悲剧,让人们反思儿童选美这种比赛形式,是否过早把儿童带到了成人世界,却又无法保障这些孩子的人身安全。

如果说活跃在电视媒介时代的儿童选美只是让孩童假扮成性感的成人,“模糊了可爱与性感之间的界限”。当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儿童成人化”开始往另一个危险又邪恶的方向发展——“儿童色情化”。


泛滥的儿童色情化


太阳底下无新事,儿童色情化的泛滥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

那时,美国色情电影、色情小说、色情杂志乃至裸舞先后合法化,受众的阈值不断攀升。

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人们盯上了儿童,将其作为噱头和工具,产出大量色情产品。

在此之前,1946年,联合国已经开始为制定儿童权利公约采取措施,于1959年通过《儿童权利宣言》,明确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

然而,直到1977年,美国国会才通过第一部规制儿童色情的专门立法《保护儿童免受性剥削法》。七年后,国会又通过《儿童保护法》,明确禁止分发有关儿童性剥削的材料,并提高了对儿童色情犯罪的惩罚力度。

美国如今是针对儿童性犯罪处罚最严重的国家,如果“向未成年人裸露身体”,至少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如果是“直接接触到了未成年人的私处”,无论同性异性,刑罚通常都在10年以上。

但这背后,早已有无数被伤害的儿童的血泪。

在琼贝妮特被人侵害的前两年,一名7岁的美国小女孩梅根·坎卡被住在她家附近的一名恋童癖绑架、并遭其奸杀。

在愤怒的民众的呼吁下,1996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梅根法案”,这个法案成为很多国家保护儿童免受性剥削的标杆。

然而,即便法律一再严厉,美国依然会爆出“萝莉岛”这样惊世骇俗的事件。

20多年前,美国富翁杰弗里·爱泼斯坦购下一座岛,在岛上修建了一栋豪宅,并在此组织大规模的未成年少女性交易活动,最小的受害者只有11岁。


很多美国名人都被曝出去过此岛,今年,甚至还有一份涉及上百人的“爱泼斯坦名单”被公开。其中不乏美国权贵政客、企业高管、外国政要、甚至还有一些科学家。


而这起事件的结局是,2019年,爱泼斯坦死在监狱。官方宣布他死于自杀。但由于关押爱泼斯坦的牢房走廊外的摄像头在那段时间碰巧受损,很多人怀疑他的死另有隐情。

互联网拉近了空间的距离,也让我们看到,儿童色情化的泛滥已经呈现出全球蔓延的趋势,而非美国的独罪。儿童色情化的危害也不只是性侵犯。这种犯罪变得更隐蔽而常见,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持有儿童色情材料。

此前,台湾著名主持人黄子佼被指控一名女生仅17岁时强吻对方并且还拍下了裸照。随着更多受害者纷纷出来指控,他又被警方查出个人硬盘里有大量未成年少女不雅影片,通过调查,这些都是他通过网络论坛购买的。

而这个论坛已经成立十多年,专门贩售偷拍视频,未成年受害者占多数,甚至很多都是小学生、中学生。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很多隐晦的儿童软色情。

当你在各大短视频、社交平台,点进儿童相关的视频和图文,总能在海量的素材里发现一些“别扭”之处。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TA们有着很明显的儿童的外形,但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都携带着明显的性暗示。

有些视频或图文是出于带货的目的。


无论是穿着性感的成人服装,还是披头散发裸露身体倒在床上,抑或做出张腿、跪坐等姿势,其中的性暗示让很多迟钝的网友都感到不适。

更别说那些海量的意味不明的模仿成人的跳舞视频,甚至有家长直接把孩子的洗澡视频发了出来。


这背后按下发布按钮的成年人,究竟是没有意识到问题,还是只考虑了帖子能否获得更多流量、推荐和转化,直接选择忽视了呢?

儿童色情化的泛滥并非某种偶然,一切现象所导向的无非流量和金钱。


恋童产业化?


当这一现象不能被遏制,还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时,它就一定会被资本注意到,并被包装成一种消费趋势。儿童渐渐成为资本牟利的一种工具。

这在娱乐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

首先,毒瘤般的儿童选美仍在继续。只是以“偶像选拔”为名,以实现明星梦作为诱饵,吸引未成年和家长们报名。

比如日本,从1984年开始,由日本东宝电影公司主办的新人选秀比赛——东宝灰姑娘征选,目前还在举办,源源不断为日本输送童星。

早年这个活动选出的冠军大多还是中学生,比如19岁的泽口靖子、16岁的野波麻帆、15岁的小高惠美。

但是在2000年,12岁的长泽雅美拿下冠军,从那以后,参赛者愈发低幼。

2011年,10岁的冠军上白石萌歌还是小学生,而一同获奖的上白石萌音则是她的亲姐姐,当时也只有12岁。


最近一次选举,选手几乎都是还在读小学的小女孩,冠军白山乃爱更是打破了年龄纪录,比上一届冠军上白石萌歌还小几个月。


这些孩子在少女时代就被拍摄下很多成人写真,有网友评论,“这类活动简直是为日本未成年色情产业的扩大助纣为虐”。


其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窥探到儿童色情化带来的商机。

越来越多的小孩开始“服美役”,被打扮成成人拍变装视频,而背后的人则坐享无边流量和收益。

这在很多淘宝店铺挂出的儿童模特照片上也可窥探一二,明明是卖童装,但这些小孩却摆着意味不明的姿势。

二手平台上甚至还有家长出售自己女儿穿过的丝袜和贴身衣物给恋童癖群体。


不只是儿童被打扮成成年人,甚至有成年人主动迎合恋童审美,把自己刻意打扮成了未成年,发展出了“幼态审美”,贴婴儿睫毛,穿又紧又小的儿童上衣,让本属于儿童的幼态和成年人强行划等号。


但是细想这种无止境追求“幼感”审美的背后,真正的儿童又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有家长反思,因为白幼瘦审美的流行,她看到自己年幼的女儿时,总能从中看出几分“性感”的体态。“这才是白幼瘦审美真正的可怕之处,潜移默化中使幼儿与性感挂钩”。

许多网友在讨论“白幼瘦审美”的潜藏危害。


前不久韩国女团ILLIT的出道MV引发巨大争议,歌曲主题是一群少女的奇妙梦幻冒险,纯真而甜美。但MV画面中,五个平均年龄18岁的成员被包装成10来岁的小女孩,正好介于幼态和性感之间。


她们收到独角兽送来的请柬,邀请她们去参加聚会。在中世纪。独角兽是只有纯洁的少女才可以接近的动物。

而举办聚会的酒店墙上,画着一朵奇怪的花,像一个大人骑着小孩子。


女孩们穿着白丝袜短裙在酒店里跑来跑去,最后甚至挤在一个逼仄的倒三角结构里,模仿着哭泣的动作。


“洛丽塔”被认为是她们的概念核心,越来越多的细节都无可辩驳地指向恋童倾向。可是这不是纳博科夫小说中的世界,没有人问,为什么一家娱乐公司要在现实生活中打造新的“洛丽塔”?

无论是成人幼童化,还是幼童成人化,其背后蕴含的性取向都是儿童。

性化儿童的视频几乎每一次都能在互联网上获得巨大的关注度。

无限供给背后,同样意味着“消费者”数量庞大。换言之,因为有更变态的需求,所以即使社会和法律能起到一定的监督和遏制的作用,也无法彻底杜绝儿童色情化的现象。

“犯罪者远多于我们的想象”,英国“我们保护倡议”(Initiative WePROTECT)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厄尼·艾伦(Ernie Allen)表示。

“在互联网时代前,对儿童有性兴趣的人感到孤立和孤单。但今天,他是全球社会的一份子。他在网上与全世界有相同兴趣的人互动。他们分享图片、幻想、技术甚至真实的儿童。而且他们是在虚拟的匿名环境下做着这一切。”

事实也正是如此,每年各国都有各种各样的儿童色情网站源源不绝,成为了恋童癖们的狩猎场。

大西洋月刊曾发过一篇恋童者的自述:

“在将近20年里,每一个晚上我都是坐在电脑前,在网上搜寻儿童色情作品或者是浏览我已搜集的图片和录像。不管我已经找到了多少相关图片,也不管我已经多么地困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我这种变态的诉求。”

诚然,我们不应该只给那个穿花裙子上街的孩子提建议,而应该努力清除Ta们身边潜在的危险。但无论是儿童选美、网红小孩、童模还是幼态女团包装,它已经不再像上个世纪那样粗暴直白,背后隐含的思想侵蚀更令人恐惧。

我们想要留给孩子一个怎样的世界?我想,起码不该是一个恋童癖的天堂。

在这件事情上,孩子、家长、社会都应该敏感起来,或者说,不妨更敏感一点。


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姚倩《网络时代“童年的消逝”现象分析》

纪录片《琼妮贝特悬案》

澎湃新闻《不要因为无知而将未成年人置于险境》



今日推荐,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在看】

别让世界变成恋童癖的乐园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